為什麼我們無法互相溝通? 溝通永遠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,前提是我們確實想解決問題。但溝通往往沒那麼簡單,不同的人雖然運用同樣的概念,卻是表達完全不同的事。談論孩子時更是如此:我們都在談孩子,卻是指不同的「對象」─這也是因為我們看待孩子的模式不同所帶來的結果。
溝通的六大面向 在這一章我想說的是,如果想找到解決當前困境的方法,溝通應該處於核心位置。溝通涉及許多面向,但我們在很多面向上,似乎無法進行正常的溝通:
─老師之間 ─師生之間 ─老師和孩子父母之間 ─親子之間 ─父母和祖父母之間 ─夫妻之間
如果孩子的心理發展未臻至成熟,成人(父母、老師、幼教人員、祖父母)之間關於孩子的談話,往往是無效的,就像他們和孩子間的談話也逐漸陷入無話可說的地步。
為什麼成人現在不能正確地談論孩子呢?雖然大家都在談論孩子:父母、幼教人員、老師、學者、書刊作者、記者,特別是各類型的政客。教育改革會議一個接一個,書店和圖書館的書架擺滿了親子書。大家都在努力改變現狀,試圖尋找新的理念。心理發展不健全的孩子愈來愈多,但在各種交流中始終欠缺中肯的分析。因為成人談論孩子時,都是依據不同的「關係障礙」模式,他們用愈來愈大的篇幅談論截然不同的對象,當然不可能有成果。
建立溝通的心理前提:把孩子看成是孩子 把孩子看成是孩子的成人能夠體認到,身心發展不成熟的孩子得學習各領域的知識才能健康成長,成人也必須時刻用愛心陪伴、進行指導。這是對孩子發揮保護的角色,必須具備特別的責任意識。「被保護者」這個名詞今日幾乎不再被使用,卻最能表達這項觀點。
被視為「被保護者」的孩子在等級制度中只能居於他的保護人之下,但孩子卻不會因此受到任何負面影響(此段所謂的等級制度係指與生俱來的階級制度,如父母和子女)。
我們可以用體育訓練為例,來說明這點的重要性。不論進行哪一種體育項目的訓練,都必須劃分教練和學員的區別。前者制訂訓練計畫,後者則要聽從指導、進行訓練。制訂計畫在此是個核心問題。教練對運動員的指導和演示,成人對孩子的指導不是為了培養單純的接受命令者,而是為了幫助他們成為自信和自立的人。目前為止,沒有一名奧運冠軍和自信自立的成人是從天而降或者與生俱來的。不論是運動員還是其他人,他們的成績都歸功於他人的陪伴和幫助。
教練訓練學員時,會不斷指正學員的錯誤,讓他們更加完善地完成動作,但這不是像在軍營裡一樣採取專制手段,而是為學員提供積極的關懷。運動員開始學習一個全新的項目時,還是這個領域的新手。同樣的,孩子也是生活領域的新手,兩者的奮鬥目標都是自我改善和學習,因此必須尊重階級制度中的「上級」(教練/成人)。階級制度中的上級,只是職能的分工使然,而不是自己要高人一等。這也符合成人和孩子的關係:成人並不是把自己置於孩子之上,而是直覺地知道,孩子需要引導和帶領,因為他們還未完全發展成熟。
體育教練在訓練開始時,重要的是今後要為某個體育項目取得成績奠定基礎。若學員都是新手,訓練項目的持續性很重要,不能今天訓練這個項目,明天又訓練那個項目。只有經過多年訓練,才能進行技巧討論,討論今後如何改善運動方式和提高成績水準。把這些運用到孩子的成長發展過程中,就意味著較大的孩子才能逐漸進入決策過程。
然而,運動員訓練過度往往是有害處的。整體來說,他們必須無條件按照教練的指導進行訓練,否則就會出現所謂的認知障礙:如果我是網球運動員,訓練時每次擊球前還要考慮這樣打是否適當,還是另一種打法更合適,那麼對手擊來的球早已不知去向。這裡需要的不是技巧,而是擊球時的本能反應。
如果學員不把教練看成是指導者,而是一個平等的隊友,就會進行無止境的討論,而不是常規的訓練,這對提升運動水準並沒有好處。
把孩子看成是需要發展生命的人,就是認為孩子仍然是孩子。身為兒童心理學家,我完全可以跟這樣的人進行溝通,因為我們說的對象是一樣的。訊息的發送者和接收者在溝通時,理論上應該處於同一個頻率。
一旦溝通的一方在談話時把孩子當成了夥伴,而我只把孩子當做孩子時,就會產生溝通困難。一方認為「孩子就是孩子」,另一方若是用其他關係模式來看待「孩子」,雙方在截然不同的基礎上交鋒,必然是沒有結果的對話。 資料來源: |